【侨报讯】10月22日,总统特朗普表示,预计下周在韩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将就贸易、大豆采购及核武限制等议题达成协议。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已启程前往马来西亚,旨在缓和两国因稀土出口限制而再度升级的贸易紧张,为两国领导人会晤铺路。

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表示,相信中美“将达成一项协议”,并透露双方将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及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他称:“我认为我们会达成交易,我相信习近平现在希望结束那场战争。”

贝森特与格里尔启程亚洲的主要任务是化解中美因稀土出口管制引发的新一轮冲突,并与中国官员再次磋商贸易与供应链议题。

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批评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不可行也不可接受”,并指出“这不是中美之间的争端,而是中国对抗全球的行为”。他说,希望本周末能“化解分歧,使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谈以积极氛围开场”。

格里尔则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在非敏感领域实现贸易再平衡的方案”,同时强调中国应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购买美国产品的承诺。他说:“总统以及我们所有人都会提出这一点,中国仍有未完成的义务。”

白宫官员称,美方将在本周末与中方举行两天的密集磋商,讨论包括稀土、农产品、软件出口与关税政策等多个议题。贝森特表示,两天的深入磋商将为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特朗普与习近平的正式会晤“奠定良好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多轮关税战过后,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均已被边缘化,面对美中两国的激烈贸易竞争,并不能起到有效的协调作用,仅特朗普与习近平的直接会面,才能决定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