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7-09 23:29
▲7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副主任李春临、周海兵及秘书长袁达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
【侨报讯】还有不到180天,中国“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7月9日在北京表示,“十四五”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总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郑栅洁还提到,5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为5.5%。
综合中新社、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GDP预计可达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前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总的来看,这5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郑栅洁说。
就经济发展而言,郑栅洁指出,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他解释说,这个增量相当于中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6.4%
郑栅洁还提到,5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为5.5%。“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并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十四五’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再次充分证明这一点。”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表示,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没有稳定向好的中国经济。
袁达介绍,过去4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更加注重补短板,利长远。
民企数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表示,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郑栅洁表示,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樑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