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10月30日,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举行首脑峰会后,双方互致“承让”,同意降温贸易战。

特朗普对美中元首亲自参与的本次贸易谈判打出了“12分”,该协议预计可维持约一年,但外界被视为一次双方的“战术性停火”,而非结构性和解。

根据白宫公布的协议细节,美方将削减部分对华关税,暂停扩大出口管制,中方则承诺恢复购买美国大豆,暂停稀土出口限制,并加强防止芬太尼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的合作。

根据协议,美国将把对芬太尼相关的中国商品关税从20%降至10%,使整体对华平均关税从57%降至47%,略低于特朗普对印度与巴西实施的惩罚性关税水平,以换回缓解美国制造业与农产品出口压力。作为交换,中国同意暂停一年其本月新公布的稀土及磁体出口管控措施。

白宫官员表示,近日计划的大范围扩大对华出口黑名单的行动亦将暂停一年,暂缓升级科技封锁,以换取中国维持关键矿物出口与贸易稳定。

在农产品方面,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中国已承诺在当前销售年度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接下来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吨。这将使美国农民恢复至2024年前的出口水平。

双方还同意暂停针对中国船只的新港口费用政策。该费用自10月14日起生效,针对中国建造或挂旗船只,单次航程可增加数百万美元成本。特朗普表示,这一暂停有助缓解运输压力并“为下一阶段谈判留出空间”。

在芬太尼问题上,中方承诺将与美国建立具体的打击机制,以阻断通过加拿大和墨西哥流向美国的前体化学品。贝森特称,两国将成立工作小组,在未来数周制定可量化标准,以评估遏制成效。

尽管特朗普称此次峰会“精彩绝伦”“是满分12分的会议”。专家普遍认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战略缓和,“双方实际上只是撤回了过去一年中,互相加码的部分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协议回到了特朗普“解放日”关税实施前的状态,但并未触及美国最初的核心诉求,即“中国的产业补贴、产能过剩与出口侵占美国利益等”。倘若未来再度升级,“两位领导人之间的耐心与互信可能被耗尽,届时局势将极为困难”。

这场“战术性停火”虽未解决深层分歧,却暂时为全球市场和企业提供喘息空间。特朗普将于明年春季访华,双方预计将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经贸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