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香港文汇报报道,港交所早前公布今年交易所买卖产品(ETP)的市场概况。截至目前,港交所今年已迎来了41只新的ETP,超过去年ETP发行的历史最高纪录。香港ETP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近年不断上升,目前已上升至6,53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2%。而今年初至今,十大成交最活跃的ETP产品之中,有9只均为跟踪香港市场,其中港人最熟悉的盈富基金,其资产规模达1,645亿元,今年至今的日均成交额达157.3亿元,成为市场领头羊。

互联互通买卖的ETF达290只

而由年初至今,香港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日均成交额为378亿元,在全球排名第3,第二为内地的3,158亿元,第一名为美国的16,863亿元。事实上,自2022年7月“ETF通”启动,香港及内地ETF互联互通交投持续炽热。今年首3季,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32亿元人民币,按年急升142%;南向ETF日均成交额亦录得42亿港元,增幅高达128%。目前合资格作互联互通买卖的ETF有290只,包括273只内地ETF及17只香港ETF,成为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重要桥梁。

港交所买卖产品主管Jean-Francois Mesnard-Sense指出,香港ETF市场参与者结构非常多元化,推动产品需求持续演变。他亦特别提到,ETF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创新是至为重要,而香港占据着非常有利的位置,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能力吸引全球投资者,特别是香港作为中国与全球的“超级联系人”,优势明显。

全球资本透过香港配置中国资产

香港ETP的产品不断创新,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入场”。以香港的L&I产品为例,目前已增至29只,包括11只个股L&I产品。事实上,香港是亚太区首批推出个股L&I产品的市场。截至今年9月底止,香港L&I产品的总市值为280亿元,占整体ETP市场的4.3%。日均成交额约36亿元,也占整个ETP市场的9.5%。

Jean-Francois Mesnard-Sense透露,投资香港ETP投资者来源广泛,除内地与本地资金外,更涵盖北亚、东盟及欧洲市场,而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庄家),同样来自各地市场。以金额分类,内地资金的日均成交约40亿元人民币,370亿至380亿元来自香港及世界各地。他强调,香港凭借“超级联系人”的独特定位,持续吸引全球资本透过香港市场配置中国及亚太资产。

回顾近年,ETF表现非常引人注目,全球ETF市场都有所增长。他认为有两大主因,一是利率环境改变,投资者倾向追求稳定的利息回报。二是ETP的派息频率创新,现时大部分产品可做到每月派息,对许多投资者,特别是散户甚具吸引力。

港交所预告,未来将积极拓展更多新产品,如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L&I产品)、虚拟资产、备兑认购期权ETF等。为提升市场效率,港交所去年曾宣布,计划今年透过网上平台数码化及自动化ETP实物申购及赎回机制,料有关措施可在年底前完成技术准备。展望未来,他指出,留意到投资者对特定主题的ETF有兴趣,当中涉及创科、生物科技、人工智能(AI)等ETF,他形容都是突破点,港交所会继续密切研究相关产品规划,进一步丰富香港有关产品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