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向在香港的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15所实验室分别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涵盖医疗、农业、生态环境、物理等研究领域。图为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周霁(左五)、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左六)的见证下,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左三)向香港科技大学显示与光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范智勇(左一)等授牌。中新社

【侨报讯】香港创科迈新步。8月25日,在香港的15所中国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正式授牌。其中有三所是全新获批准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凸显香港前沿科技实力。

综合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致力发展创新科技,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8月24日至25日,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率团访问香港,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更深层次科技创新合作,推动香港科技发展加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25日,阴和俊为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

中国科技部2022年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要求有关实验室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使命,重组后的实验室改名为全国重点实验室。今年1月,中国科技部批准15所香港的实验室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于7月起运作。其中,有12所是之前经重组而产生,还有三所是全新的。

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来自香港的五所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都是全球百强大学。实验室涉及的领域多元,涵盖生物医药、新发传染性疾病、量子信息、超精密加工技术、合成化学、海洋环境健康等。

授牌仪式当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出席主礼。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多达五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此次获国家科技部授牌的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均来自全球百强大学,彰显香港的科研实力,也是国家对香港科创发展的肯定,证明各大学团队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具备一流水平,期望各所大学和实验室继续攻坚克难、突破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香港力量。

李家超说,在香港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将提供重要平台,促进与海内外的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汇聚全球各地的优秀科研人才,助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阴和俊向实验室提出三点希望:勇于探索科技前沿“无人区”,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多重大突破;汇聚顶尖人才,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协同开放共享,加强与内地顶尖高校、科技企业的合作,加速成果转化。

就香港未来创科发展,周霁认为,要坚持以基础研究厚植创科优势,多出原创性、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强化“产学研用”创新协同,使更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坚持以平台建设集聚高端人才,为香港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据悉,特区政府每年向每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供2000万港元的科研经费,各个实验室需提交工作计划和财务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表示,重组后的实验室体系更清晰,更能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解决国家战略意义的大科学问题。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表示,港大去年吸引逾百位顶尖科学家来港,如今有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相信将有助进一步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