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周四宣布,将重新启动一项“开放银行”监管规则的制定工作。这项规则主要涉及消费者对其个人金融数据的掌控,以及银行与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在此问题上,银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长期存在分歧,双方在如何设定合理的监管与数据访问权限上争论不断。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一决定标志着政策的重大转向。自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以来,金融科技企业与加密货币创业者呼声高涨,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在舆论压力下影响了监管机构的决策。

监管机构在声明中提出了多个问题,寻求公众意见,以确定如何更好地实施这套已经酝酿了15年的消费者数据规则。这些规则最初作为2010年《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Dodd-Frank Act)的一部分,要求银行必须在消费者提出请求时,向他们提供包括账户信息、交易记录、使用情况和费用在内的个人金融数据。

这套规则在拜登政府时期已完成制定,但遭到了银行业的法律挑战。银行方面认为,这一版本可能会对消费者数据安全构成风险。

前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乔普拉(Rohit Chopra)在去年10月曾表示,这些规定将使消费者能够像更换电信公司一样轻松地更换银行,从而更方便地比较房贷和账户服务,而且数据共享必须免费。

特朗普政府最初在法庭上支持银行业要求推翻拜登版规则的呼声,但在7月底突然转变立场,称由于市场上“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将制定一个更符合本届政府意愿的新版本。

这一“政策回撤”出现在一些具有政治背景的加密货币企业家公开施压之后。包括温克莱沃斯(Tyler Winkelvoss)和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在内的人士,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批评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此前《彭博社》报道称,摩根大通已告知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它们未来可能需要支付高额费用才能获取储户数据,即使当时拜登时期的规则仍禁止这种收费。在7月中旬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则表示,安全地共享客户数据本身就需要高昂的成本。

(编译: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