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香港中通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今年3月召开高层会议,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因应“大陆威胁”的“17项策略”,限缩人员各领域交流。但在民进党发起的“大罢免”全面失败后,台陆委会拟将部分“赖17条”暂时搁置,以此缓解民怨。

为落实“17项策略”,台当局行政机构5月曾召集相关部门,研拟多项修法计划与措施,全面限缩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宗教等两岸各领域交流。其中以行政命令与制定相关办法即可落实者,包括宗教团体赴陆交流事前登记、陆配提交“放弃原籍证明”、全面清查军公教具大陆身份证件人员等。

据台媒报道,原本民进党评估“大罢免”若成功,在台立法机构取得优势地位,就可以立即启动“赖17条”相关修法,包括“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反渗透法”。

但因为受第一轮“大罢免”惨败冲击,民进党当局原本打算全面限制艺人、学术与民间等交流,为免再制造紧张气氛,引发更大民怨,内部讨论将暂缓“赖17条”,暂时不限制民间交流,只对公务人员前往大陆作限制措施,部分修法计划也将搁置。

在野立委认为,民进党当局以“抗中保台”为由,给每位蓝营民代“抹红”来推动“大罢免”,最后发现民意不接受,才会决定暂缓推动“赖17条”。但其是否真心愿意缓和两岸气氛,还需要提出很大疑问。

台湾清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由于管制严格,事前都要跟相关行政单位系统报备,不少老师担心被找麻烦或是被标记,干脆放弃交流机会,引发严重寒蝉效应。

旅游业人士透露,未听闻政策松绑,但要观察第二轮罢免投票结果及月底行政团队是否改组。呼吁赖清德当局回应民间诉求,让两岸交流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