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7-13 23:45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样车在中国国家铁道实验中心现场展示。新华社
【侨报讯】中国研制的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列车代表了中国在高速交通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有望将北京至上海的行程时间压缩至2.5至3小时。
综合中国央视财经、快科技、澎湃新闻报道,在7月8日至10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中国时速600公里/小时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的外观极其科幻,车体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车头部位为流线型造型,有利于降低空气阻力。
据介绍,该高速磁浮列车商业运营后,京沪行程有望压缩至2.5至3小时,也将会成为全球陆行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运行的。
车辆低速的时候通过橡胶轮走行,达到150公里速度以后,橡胶轮收起,车辆实现悬浮运行,开始贴地飞行,可以适用于地面、隧道等多种地形线路。
与普通轨道车辆相比,磁浮车辆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行驶速度高、运行噪音小、安全性高、无机械磨耗、维修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列车因为采用的是无人驾驶,所以列车停靠发车这些指令都是在车下控制完成的,车厢内部就没有了传统的驾驶室。
车厢内部屏幕显示的就是列车实时运行状态,如果屏幕打开,坐在前排的旅客可以以司机第一视角来看到列车的运行。
此外,据业内专家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有望在2000公里以内填补高铁与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是对旅客出行产生重要影响的交通工具,能在2000公里以内呈现接近航空的达速体验。
多名城市规划及磁浮技术专家分析,高速磁悬浮线路更适合应用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且商务客流较多的都市群,例如京津冀、长三角或粤港澳大湾区。从能源消耗角度看,磁浮列车在长距离运行中能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综合效益更高。若应用于短距离线路,频繁的启动和制动不仅降低能效,还可能影响乘客体验,难以充分展现磁浮技术的潜力。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当前京沪高速磁浮线路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正在积极推进,具体建设和运营时间表尚未公布。专家预测,若技术和资金到位,京沪磁浮线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内实现商业化运营。此项技术的推广不仅将提升中国国内交通效率,还可能为全球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提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