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10月29日,英伟达(Nvidia)股价突破210美元,市值首次超过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规模的企业。这一里程碑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的资本狂飙,也恰逢美中两国元首即将会晤、讨论高端芯片出口问题,令市场格外关注。

《华尔街日报》指出,英伟达股价飙升源于市场对AI潜力的强烈预期、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华盛顿的演讲效应,以及与OpenAI、甲骨文和礼来(Eli Lilly)等科技及制药巨头的战略合作。道琼斯数据显示,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AMD、ASML、英特尔及台积电等八家主要竞争对手的总和,甚至高于标普500指数中任何单一行业板块的总价值。

尽管市值暴涨,分析人士警告“AI泡沫”隐忧。Cumberland Advisors创始人科托克(David Kotok)表示,市场对英伟达的高估值意味着极高盈利预期,“只有当其利润和毛利率持续攀升,这样的估值才合理”。英伟达当前预期市盈率约33倍,虽高于标普500平均值,但仍低于特斯拉和Palantir等公司。投资者正聚焦该公司11月19日公布的季度财报。

推动股价上扬的另一个因素,是特朗普总统确认周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会讨论英伟达最新Blackwell架构AI芯片的对华出口政策。此前,美国政府数度叫停并恢复英伟达H20芯片的中国销售,凸显两国在AI与半导体领域的复杂拉锯。

黄仁勋周二受邀前往韩国,在峰会前夕与特朗普会晤,并将拜访三星与SK集团高层。黄仁勋强调,美国出口限制无法阻止中国AI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产能几乎每年都在翻番”。他重申,维持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有助于支持其在美国的研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