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10-22 13:45
【侨报讯】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周三在访问以色列期间表示,特朗普政府并未对以色列发号施令,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协助推进加沙停火协议,试图缓解以方担忧。
根据美联社报道,“我们不希望以色列成为附庸国——而事实也不是那样。我们希望的是一个伙伴,一个盟友。”万斯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共同出席记者会时这样回应记者关于“以色列是否沦为美国保护国”的提问。
内塔尼亚胡也表示,两国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属正常,但联盟关系稳固:“有时他们说以色列控制美国,一周后又说美国控制以色列——这都是胡说。我们是共享共同价值与目标的盟友关系。”
外界担忧,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设想的加沙国际维和部队可能限制以军在必要时采取安全行动。万斯承认实现持久和平“极具挑战”,但仍表达乐观态度:“我们的任务艰巨——既要解除哈马斯武装,又要重建加沙,让当地民众生活改善,同时确保哈马斯不再威胁以色列。但我对目前的进展充满信心。”
万斯此行还会见了以色列人质家属,并由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及总统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陪同。
位于海牙的国际法院(ICJ)周三裁定,以色列必须允许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在加沙提供人道援助。
法院院长岩泽雄二(Yuji Iwasawa)表示,“以色列有义务同意并协助联合国及其机构(包括UNRWA)实施救援计划。”
以色列否认违反国际法,并拒绝出席今年4月的庭审,指责法院偏见。内塔尼亚胡及其右翼盟友则称UNRWA“被哈马斯深度渗透”。
停火后,关于加沙战后治理及哈马斯解除武装的下一步计划仍存在不确定性。
万斯透露,美方正在研究国际维和部队的组成,可能包括土耳其与印尼的部队,并提到德国、丹麦、约旦等国国旗出现在会议现场。但由于以色列与土耳其关系长期紧张,土军是否能参与仍存疑。
以方同时确认,已完成对周二交还的两名人质遗体的身份鉴定——他们是去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时在尼尔奥兹基布兹(Kibbutz Nir Oz)遇害的扎尔马诺维奇(Arie Zalmanovich)与阿达尔(Tamir Adar)。
自10月10日停火以来,共有15名人质遗体被送回以色列,另有13具仍待在加沙的遗体尚待交接,这是停火协议的一项关键条款。
加沙卫生部表示,以色列迄今已向加沙归还19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其中57人身份确认。
周三,数十人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Nasser Hospital)为自停火以来归还的54具巴勒斯坦遗体举行葬礼祈祷。
一家主要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加沙心理健康项目(Gaz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rogram)周三报告称,其加沙市一处设施上周遭遇“武装入侵与强占”。
以色列人周三为一名在去年10月7日袭击中遇害的泰国农工奥卡拉斯里(Sonthaya Oakkharasri)举行告别仪式,其遗体将被运回泰国。
(编译: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