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上调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理由是关税冲击与金融环境比预期更温和。但IMF同时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再度挑起的美中贸易战,可能会大幅减缓经济产出。

根据路透社报道,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指出,由于美国近期与部分主要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避免了特朗普所威胁的高额关税冲击,且各方报复措施有限,全球贸易形势略有改善,这也是自四月以来IMF第二次上调增长预期。

根据最新预测,IMF预计2025年全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3.2%,高于7月预测的3.0%与4月因贸易冲突升级而降至2.8%的预测值。IMF同时预计2026年全球增长率为3.1%,与7月预测持平。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较低的关税水平、灵活的私营部门(提前进口并迅速调整供应链)、美元走弱、欧洲与中国的财政刺激以及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共同支撑了全球经济表现。

古兰沙说,“总体而言,情况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糟,但也不如一年前设想的那样好,而且距离理想状态仍有差距。”

然而,特朗普上周五突然打破市场平静,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在现行平均55%税率的基础上再加倍,以报复北京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表示,双方正在磋商,试图避免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古兰沙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大风险。”他警告,这种升级可能显著压低增长预期,并加剧投资与消费的不确定性。

IMF在报告中模拟了悲观情景:若美中之间商品关税比当前水平分别提高30个百分点与10个百分点(后者适用于日本、欧元区及亚洲新兴市场),2026年全球增长将减少0.3个百分点,到2028年负面影响可能扩大至0.6个百分点。若叠加通胀预期上升、利率提高及美国资产需求下降等连锁反应,IMF估算全球GDP降幅可能在2026年达1.2个百分点,至2027年达1.8个百分点。

在基线预测下,美国经济前景依然稳健。IMF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0%,略高于7月预测的1.9%;2026年为2.1%,同样小幅上调,但仍低于2024年的2.8%。

IMF指出,较低的关税、共和党减税法案带来的财政刺激、宽松的金融环境以及人工智能投资热潮,都支撑了美国经济表现。

欧元区增长预期也从1.0%上调至1.2%,主要得益于德国的财政扩张与西班牙的经济动能。日本则因上半年抢在美国关税前集中出口,带动2025年增长预期由0.7%上升至1.1%,并受到工资与内需增长支撑。2026年增长预计回落至0.6%,但仍比7月预测略高。

IMF还上调了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2025年增长预期至2.4%(此前为2.2%),其中墨西哥作为该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至1.0%。

中国方面,IMF维持2025年增长预测在4.8%,2026年为4.2%。报告指出,中国出口增长虽暂时支撑经济,但这种势头“难以持续”。古兰沙在随附博客中写道,“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泡沫破裂四年后仍不稳定,金融风险持续上升,信贷需求疲弱,经济正徘徊在债务-通缩陷阱的边缘。”

IMF同时维持2025年全球总体通胀预测为4.2%,2026年为3.7%。不过,通胀趋势在各国间出现分化——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原因是企业开始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中国、印度与泰国等亚洲出口国因经济放缓,通胀预测反而下调。

(编译: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