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8-28 13:11
【侨报讯】三名俄罗斯消息人士表示,随着乌克兰战争导致莫斯科被孤立,俄中贸易曾创历史新高,但目前正在下滑。普京总统正寻求扭转这一趋势,为即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峰会做准备。
据路透社报道,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伙伴切断与俄关系,中国介入,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使双边贸易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2,450亿美元。
根据上周公布的中国海关数据,由于俄罗斯汽车进口下滑及对华石油出口减少,2025年1至7月的贸易额同比下降8.1%。虽然部分下滑反映了自历史高点后的自然调整,但消息人士表示,这一趋势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前引发莫斯科关注。峰会将于本周日在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举行。
“在此次访问前,双方官员都在研究增加贸易的方式,因为目前的数字看起来不乐观,”一位参与普京行程筹备的人士表示,他要求匿名。
消息人士称,农业和能源可能成为扩大贸易的领域。
普京将与包括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内的20多位世界领导人出席峰会,这对于受制裁的俄罗斯而言,是继普京本月早些时候访问阿拉斯加之后的又一次外交胜利。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据路透与接近俄罗斯政府的消息人士交谈,莫斯科非常清楚其经济和军事依赖北京。
强劲的贸易额有助于俄罗斯维持与中国的统一立场,并推动普京与习近平共同的世界观——描绘西方衰落、中国在多个领域挑战美国霸权。
自2022年2月签署“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习近平与普京多次会晤。习近平今年5月访问克里姆林宫时表示,两国应成为“钢铁般的朋友”,并承诺将合作提升到新水平,以对抗美国影响力。
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经济规模约为俄罗斯的九倍,谁是主导者不言而喻,莫斯科官员也承认这一点。接近俄罗斯政府的第四名消息人士称,中国占俄罗斯出口收入的大部分,北京提供的技术对俄罗斯军方至关重要。
“没有他们,我们连一枚导弹都造不出来,更别说无人机了,整个经济早就会崩溃。如果他们愿意,战争早就结束了。”该人士表示。
尽管双方口头宣称友好,另一位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和印度作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主要出于自身利益行事,莫斯科没有真正的盟友。
“中国并不像盟友那样行事,”该人士称,“有时让我们失望、停止支付,有时占我们便宜,有时甚至是赤裸裸的掠夺,这里根本没有盟友可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两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合作的整体基础依然稳固,持续稳步推进的趋势未改变,并将在长期保持。中国对中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整体贸易下滑8.1%,但某些行业下跌幅度更大。俄罗斯燃料出口下降近20%,智能手机和电脑进口下降27.5%,来自中国的汽车(包括乘用车、拖拉机和商用卡车)进口下滑46%,仅为58亿美元。
这些下滑部分被低价值进口激增和俄罗斯铝、铜、镍出口增长所抵消。
消息人士称,农业和能源项目可能成为促进贸易的途径。然而,莫斯科与北京在管道条款上多年来未达成一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冬小麦(主要农产品)的努力至今未见成效。
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Anton Alikhanov)上周将双边贸易下滑归因于制裁及商品市场波动,他在喀山的商业论坛上表示:“我们还看到中国商品在某些市场领域逐渐饱和。”
这种饱和在汽车市场最为明显。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战争前的市场份额不足10%,到2023年中期已超过一半。俄罗斯汽车制造商Avtovaz和卡车制造商Kamaz将汽车和机械的过度进口归咎于销售放缓,同时高利率压缩了需求。
消息人士称:“每个人都在进行短期规划。为了填补市场空缺,人们不得不购买中国车,但我们本可以等一年半,从内部建立市场。”
俄罗斯在机床行业取得了突破,部分得益于政府支持,据行业刊物《机械节奏》(Rhythm of Machinery)报道,2014年至2024年三年间机床国内产量增长137%。
另一位参与俄中贸易的消息人士表示,随着俄罗斯国防企业成功“改造生产线”,对中国进口的需求在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
(编译: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