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综合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报道,骗案层出不穷,今年上半年香港录得16262宗科技罪案,损失约30.5亿元(港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升14.7%。平均每七宗科技罪案就有一宗是网上投资骗案,宗数仅次于网上购物及求职骗案,排行第三,总损失达14.8亿元,是科技罪案中最严重,比去年同期升36.4%,远高于其他类型案件。警方提醒,切勿轻信社交平台的投资广告,若被加入不明的通讯群组就要提高警觉,利用“防骗视伏APP”防骗除伏。

近年流行网上投资,市民一机在手就可以买卖股票、加密货币、外汇及不同结构性产品。骗徒看准大众希望赚钱的心理,利用各种手法进行诈骗。市民不论年龄、学历或职业,都会成为骗徒“猎物”。骗徒会假扮知名人士或投资专家,根据热门投资项目、社会议题及个人背景度身打造剧本,让受害人深信自己“眼光独到”且“机不可失”。同时,骗徒更会刻意营造紧迫感,诱使受害人在仓促间将毕生积蓄转入指定户口,甚至去借贷投资。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高级警司梁霭琳表示,今年上半年透过WhatsApp接触受害人的案件达1260宗;透过社交媒体Fb及Instagram接触的案件则分别为411宗及226宗。

最多受害人的群组依次为41至50岁、51至60岁及61岁以上,三个群组合共占所有受害人超过七成。各种职业背景的市民都有“中伏”,包括专业人士,当中有一成受害者是医生、律师、会计师、建筑师、护士等。2025年最大单一骗案中,受害人为一名65岁退休妇人,她透过Fb进入WhatsApp投资群组,被诱骗透过不明的应用程式投资香港及美国股票,损失逾30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