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从8月25日开市起取消中国恒大集团(下称“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8月22日为中国恒大在港股上市的最后一天。8月12日晚间,中国恒大披露上述信息。该公司还提到,无意向港交所申请复核除牌决定。

综合证券时报、财联社、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报道,没有太多悬念,连续停牌18个月却未能达成任意一项复牌指引的中国恒大将在8月25日正式退市。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完成的最后一单股票交易成交价为0.163港元/股,这家曾经价值超4144亿港元房地产公司的最终市值锁定在21.5亿港元。

8月22日为中国恒大在港股上市的最后一天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从8月25日开市起取消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8月22日(周五)为中国恒大在港股上市的最后一天。

对此,中国恒大表示,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中国恒大方面进一步提示称,最后上市日期后,尽管股份的股票仍然有效,但股份将不会在港交所上市及不可于港交所买卖。此后公司将不再受上市规则监管。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港交所可将已连续停牌18个月的证券除牌。中国恒大的连续停牌自2024年1月29日上午10时18分起,至2025年7月28日已满18个月。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恒大开盘一个小时内放量成交近1000万港元,以近21%的跌幅紧急停牌。至停牌公司股价锁定在0.163港元/股,最终市值21.5亿港元。

中国恒大不能复牌的原因,是因为未能完成港交所提供的复牌指引,从结果来看,中国恒大未能完成六项指引中的任何一项。具体来看,其复牌指引包括:针对公司的清盘令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刊发所有尚未刊发之财务业绩,并处理任何审核修订;就公司管理层的诚信、能力及/或品格证明并无合理监管疑虑。

散户恐“跳船”无望

持货散户想“跳船”可谓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指出,参考中国恒大财务状况,不存在退市回购的可能性,同时退市后股票流动性变差,亦难以寻找下家接手。

自从陷入债务违约后,恒大股价急速下滑,由高峰期的近30港元跌至0.163港元,市值已减去九成九。那么,投资者可如何止损?多位分析师均表示没有办法。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回应称:“退市后股份的流通性就会十分差,很难找到接盘者。”

独立股评人温杰亦指出,若中国恒大最终退市,意味着持货散户无法在交易所层面沽出,尽管退市后依旧有交易的可能,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难度较大。

“真系冇(办法),化为灰烬。”华赢东方证券研究部董事李慧芬直言,恒大目前处于停牌状态,投资者无法沽货,除非恒大愿意在退市时以较便宜的价格回购股份,“但根据(恒大)财务状况,冇可能。”

清盘案仍不明朗

2024年1月29日,那一日之后18个月的连续停牌导致中国恒大退市,但是同日启动的中国恒大清盘工作仍将持续。

截至目前,清盘人杜艾迪及黄咏诗直言,中国恒大清盘案的价值(包括资产与负债)仍极不明朗,以致目前无法就债款摊还预期提供任何指引。

对于清盘的首要工作是整体重组,清盘人表示,中国恒大的整体重组尚无明确可行路径。前期的财务数据曝光,中国恒大的负债总额达到2.44万亿元人民币。“在现阶段,清盘人认为本集团难以实现整体重组。”清盘人表示,“但清盘人仍将持续探讨潜在可能性。与此同时,清盘人将继续专注于资产变现、调查破产原因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法律诉讼。”

目前,清盘人已掌控中国恒大逾100家公司,直接管控的实体的资产价值总额约为270亿港元,但无法估计最终可变现的金额。迄今为止,清盘人实现资产变现的金额共为约20亿港元(2.55亿美元),但其中仅有1.67亿美元已回笼。

此外,清盘人还正在展开多项法律诉讼。其中最为瞩目的案件是在去年清盘人宣布,正在对包括许家印在内的7个被告追索此前支付的约60亿美元股息和酬金。

曾经的“地产巨擘”中国恒大集团总部位于广东深圳,是中国大型地产发展商之一,其前身由许家印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2016年,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后于2021年陷入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