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7-31 23:25
▲7月31日,在北京市举行的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参会人员向遇难者默哀。 新华社
▲7月30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道路抢修人员清理河道。新华社
【侨报讯】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截至7月31日12时,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援的村党支部书记。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香港文汇报报道,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近期强降雨已累计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
当天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他们的亲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洪灾致30余万人受灾、2.4万间房屋受损
夏林茂在会上介绍,7月23日到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局部地区降水量达到500毫米以上。密云、怀柔、平谷、延庆4个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7月31日12时,全市因灾遇难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罹难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援的村党支部书记。北部山区中的40个乡镇、312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在此次极端强降雨过程中损毁严重。据初步统计,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2.4万间房屋受损。
未列预案转移 密云养老院31人遇难
“这些老人都与我父母的年龄相仿,却因为暴雨灾害不在了。我们同样也非常难过、深感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人员伤亡情况时不禁哽咽。据初步统计,本轮强降雨造成密云区约11.3万群众受灾,因灾遇难37人,其中含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全区17个镇162个村受灾,房屋受损3.1万余间,车辆受损6,994辆,10条公路受损。
根据通报,该养老中心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的太师屯镇,是本次全区受灾最重的地区。7月28日清晨,清水河流量骤增,最大流量达平时流量的1,500倍,迅猛的来水进入太师屯镇区,造成巨大灾害。当天养老中心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员8名,69位老人中有失能半失能55人。7月28日清晨,洪水冲进街道,整条街被淹没,最深处达2米。接到报警后,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出动,7时抵达照料中心附近,但因水流湍急,救援力量难以进入。经过多方努力,10时许陆续救出被困人员,搜救工作持续到第二天,在此期间陆续发现多名老人不幸罹难。
“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这说明我们的预案是有漏洞的,我们对于极端天气的认识是不足的。”余卫国表示,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特别是涉及老人、孩子以及身体不便等人士,绝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平时还要加强防灾救灾能力的提高。
“深刻汲取教训 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连日来,本市一刻不停地抢险、抢修、抢通,全力做好转移安置等救灾救助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夏林茂表示,灾情发生后,北京市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4万人,全力搜寻被困和失联人员、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积极救治伤亡人员,相关救援仍在持续进行中。
“这次灾害损失大、伤亡多,我们深感痛心和自责。深刻反思应对本轮强降雨,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在树立底线思维方面还有差距。对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不足,防灾减灾预案编制不够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夏林茂强调,北京市将深刻汲取教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全力守护首都的安全。
密云水库7天入库水量达9.1亿立方米
密云水库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是京津冀防洪体系中的重要枢纽。这次强降雨,给北京密云水库的调度运行带来很大压力,多项指标达到历史极值,危及水库安全。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介绍,这轮强降雨过程中,密云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到6,550立方米每秒,这几乎是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最大1994年3,670立方米每秒的两倍。截至7月31日12时,密云水库7天入库水量已经达到9.1亿立方米,超历史最大1974年出现的7.1亿立方米近三成。
刘斌指出,这次洪水过程中,密云水库有效拦洪调蓄,阻止了洪水对水库下游北京、天津、河北区域的冲击。“这里要报告大家的是,7月29日23时,密云水库水位上涨到155.59米,蓄水量36.3亿立方米,达最高峰值;7月30日9时,水库水位开始回落,截至7月31日12时,已回落至155.38米,蓄水量35.93亿立方米。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请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