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7月31日公布有关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的修订,规定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近年来,通过各项人才计划来港的受养人子女,以自修生方式报读文凭试,并以“本地生”身份报读本地高校,出现“考试移民”争议。内地更有不少所谓中介机构提供相关升学顾问服务。

根据现行收生安排,获入境事务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时未年满18岁的学生,均列为本地学生。政府近期关注到有意见指部分学生并无来港居住,却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政府资助学额,影响升读大学的机会及公帑运用的准确性。

教育局考虑海外做法和香港实际情况,认为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至于持有全职工作签证/工作许可证或各项入境计划下的签证/进入许可的人士,将不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有关修订适用于2027/28及以后学年。有关修订亦设立过渡安排,即在2027/28学年,申请周期于2026年10月开始的居港规定设为一年,2028/29学年起才实行两年的居港规定。

发言人强调,政府在制订有关修订时,已充分听取社会不同意见,并取得适当平衡,相信有关修订对真正有意来港发展的家庭影响不大。

香港民建联指出,该项修订平衡各方面的关注,亦听取社会意见,相信新修订不会对来港发展家庭造成影响,期望教育局继续和社会多作解说。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周文港表示,措施不是针对来港人才,也涉及到通过不同计划入境的人士。政府主要希望对香港教育有兴趣的同学,不要太迟过来,而是尽量在高中阶段就来就读,可以更早融入香港的教育制度与社会。“非本地生一直没有影响到本地生学额,两者升学是通过两条不同的线”。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说,安排有助堵塞政策漏洞,期望落实新安排有效杜绝“考试移民”乱象,善用公帑资源。期望政府进一步发展“留学香港”品牌,吸引外地生自费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