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4-12-03 23:32
【侨报讯】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12月3日通报,今年11月送交土地注册处注册的所有种类楼宇买卖合约有7689份,较上月上升31.3%,连升两个月;与去年同期比较则上升117.7%。首11个月住宅登记宗数及成交金额更高出去年全年13.9%及8.4%。
综合中新社、香港文汇报报道,受惠于施政报告公布放宽按揭成数至七成,又将购买5,000万元(港元,下同)或以上住宅物业纳入“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类别中,楼市全面“撤辣”加上银行减息,10月香港楼市转旺,买家加快入市,推动交投连升两个月。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昨(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包括住宅、车位及工商铺物业)录得7,689宗,总值641.25亿元,按月上升31.3%及53.9%,按年则升1.12倍及1.61倍,齐齐创出今年4月后近7个月新高;首11个月住宅登记宗数及成交金额更高出去年全年13.9%及8.4%。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全年整体楼宇成交宗数达67,000宗,按年升15%,为2021年后的3年高位。
上月一手住宅成交额升84%
发展商趁势积极推售新盘及货尾,令11月一手住宅买卖登记录2,489宗及318.4亿元,按月上升56.1%及84.8%,同创今年4月后近7个月新高。当中,登记宗数最高新盘来自启德“天玺·天”第1期,录593宗及77.90亿元。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预计今年一手住宅买卖登记约17,000宗,将为2021年17,469宗后的3年新高。
至于二手私人住宅11月录3,590宗及248.1亿元,按月上升23.3%及21.5%,同为今年4月后的7个月新高。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在减息及中央救市等利好因素激活交投下,香港整体楼宇登记数据持续上升。11月,一手私人住宅买卖登记量升势维持强劲,两个大型铁路附近新盘开售持续录得大量登记。整体楼市气氛向好,二手私人住宅购买力持续入市。
“供平过租”吸引“租转买”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今年楼市已全面“撤辣”(意思是指,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住宅物业交易无须缴交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施政报告又公布利好楼市措施,加上踏入减息周期,配合租金上升及楼价高位回落,“供平过租”吸引用家“租转买”;同时租金回报率上升亦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均推高今年住宅注册量,并带动整体物业注册量创3年新高。随着11月整体物业注册量进一步攀升,带动今年首11个月宗数达至62,469宗,较去年全年58,035宗的历史低位高出7.6%,并创3年新高。
另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不包括一手公营房屋,今年首11个月一手私楼及二手住宅注册量合共53,190宗,较去年全年的46,918宗高出13.4%。至于非住宅方面,年内工商铺、纯车位及其他非住宅物业注册量合共录7,609宗,比去年全年的9,271宗低约17.9%。
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指出,11月二手开始陷入拉锯,加上缺乏大型新盘开卖,12月登记数字或会显著回落。惟今年首11个月整体买卖录62,469宗及4,913.51亿元,已较2023年全年的58,035宗及4,779.03亿元分别高出7.6%及2.8%,预计全年共有67,000宗买卖成交,按年升15%,为2021年96,133宗后的3年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