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广州、重庆等多地11月30日出台防控优化措施,强调“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接”。根据《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时空伴随者归入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对于时空伴随者采取三天两检、没有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

综合广州金羊网、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11月30日介绍,广州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其中提到,按照科学、精准原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

同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也作出相同表述,杨琳称,重庆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对密切接触者,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居家隔离。

此外,广东东莞也于当日发布了相关防控优化措施。“东莞发布”微信公号消息称,东莞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另据上海第一财经报道,近期,中国多地以“时空伴随作为密接判定”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集中核酸检测时,“时空伴随者”很容易被判定为密接。

民众在等待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据悉,对于“时空伴随者”的定义一直是比较模糊的。该名词于去年11月首次出现,根据某地疾控中心定义,在户外开放空间,同一基站一定距离范围内有过规定时长(例如10分钟以上)轨迹碰撞的电话号码,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空伴随。

各地对于时空伴随者的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长沙、成都、嘉峪关等地曾对时空伴随者发布过专门的管理措施。例如长沙是7天3检赋“黄码”;成都是3天2检,阴性结果出来前居家。

就在上个月,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还公开写道:“时空伴随者根据相关防疫规定,要进行赋红码或者黄码,当该人员被赋了红码或者黄码后,要及时向所在社区或疾控中心报备,经流调后再进行解码。”

直到本月11日,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中疾控专家再次明确,“时空伴随者”实行3天2检进行排查管理即可,没有隔离要求。

其实,相较于“密接”,“时空伴随者”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可能涉及到更多人。而把“时空伴随者”提级为“密接”进行集中隔离管控的做法,更是引来巨大的争议。

一位卫生法学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时空伴随者的概念非常模糊,应该慎用,对于防疫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只会扩大管控范围,层层加码。”

上述人士表示,“密接”的判定应该非常谨慎,应坚决杜绝随意扩大“密接”范围的情况发生,以避免产生次生危机,对公民的利益和权利造成无端伤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