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11-03 17:31
 
【侨报讯】美国工厂设备制造商OTC工业科技公司(OTC Industrial Technologies)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国家供应零部件——先是中国,后是印度——但现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多个贸易伙伴发动的新一轮关税攻势,彻底打乱了首席执行官比尔·卡纳迪(Bill Canady)的供应链布局。
据路透社报道,卡纳迪表示:“我们把生产从中国转到其他国家,但现在这些国家的关税也一样高,甚至更高。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以免短期内被拖垮。”
随着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特朗普全球关税的合法性问题——听证会定于本周三举行——企业、外国贸易部门、律师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到,不论结果如何,这些关税在各种法律授权下都将长期存在。
最高法院保守派占多数(6比3)的法官阵容,已在多项重大案件中支持特朗普。此案系特朗普政府就下级法院裁定其滥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上诉。若法院裁定特朗普违反该法,他将失去一项可迅速对外国实施全球性关税的权力——这一权力此前多用于制裁敌对国家。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记者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关税,就没有国家安全。世界会嘲笑我们,因为他们多年利用关税占我们便宜。关税让美国重新获得了国家安全。”
特朗普是首位援引该法征收关税的总统。他将2024年1.2万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逆差及芬太尼滥用问题定性为“国家紧急状态”,以此为关税提供法律依据。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他预计最高法院将维持基于IEEPA的关税。即便被推翻,政府也可援引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允许在150天内征收15%关税)或1930年《关税法》第338条(允许对歧视美国贸易的国家征收最高50%关税)。
贝森特称:“这些关税不会消失。”
此次案件仅涵盖特朗普部分关税。他还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以国家安全为由)和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对包括汽车、铜、半导体、药品、机器人和飞机等战略行业征税。
特朗普政府官员认为,关税迫使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作出重大让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这些成果将不受最高法院判决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宣布,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达成最终框架协议,将关税锁定在19%-20%;韩国同意3500亿美元投资计划,以换取15%关税上限。
与中国的谈判最为艰难。双方仅维持微妙的“稀土停战”——美国减少部分关税,中国暂停出口限制。
上周四在韩国,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会晤,同意将与芬太尼相关商品的关税减半至10%,并推迟一年实施更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中国则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美国暂停对中国船舶征收新港口费一年。
若最高法院推翻关税,市场可能陷入动荡。财政部或需退还逾1000亿美元关税,并放弃未来数千亿美元年收入。
IEEPA关税是2025财年美国海关收入增长1180亿美元的主要来源之一,帮助将财政赤字略降至1.715万亿美元。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厄尼·泰德斯基(Ernie Tedeschi)指出:“美国可能对关税收入上瘾,使未来政府更难降税。”
即使退还关税,也将涉及复杂程序和高额利息支出。
目前,多数进口商自行吸收成本以保持市场份额,抑制了消费价格上涨,但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关税已使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上升0.4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受损严重,全球公司在第三季度前已报告超350亿美元关税成本。
卡纳迪表示:“新常态可能是15%的关税。不管以什么名义,他们都会让它合法存在。”
(编译: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