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11-03 13:04
 
【侨报讯】美国制造业10月连续第八个月萎缩,新订单依然疲软,受进口商品关税影响,供应商向工厂交付原材料的时间延长。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简称ISM)周一(11月3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制造业形势依旧严峻,特朗普总统(Donald Trump)推行的全面关税本意是为了刺激制造业发展。但经济学家长期指出,受结构性问题影响(包括劳动力短缺),要让美国制造业重现昔日辉煌几乎不可能。
部分电脑和电子产品制造商表示,“在许多情况下,进口成本仍比在美国本土采购更具吸引力。”ISM的调查结果也与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悲观趋势相呼应。
桑坦德美国资本市场(Santander U.S. Capital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斯坦利(Stephen Stanley)指出:“今年以来关税问题一直在搅动制造业。受访企业的反馈显示,自4月以来,企业已被关税反复变化折腾得筋疲力尽,客户大量削减订单,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ISM报告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9月的49.1降至48.7,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收缩。制造业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0.1%。不过,PMI仍高于42.3这一长期与整体经济扩张相对应的水平。
经济学家原本预计PMI将升至49.5。12个行业中有6个出现增长,包括初级金属、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其余如纺织、木材、化工、电气设备、家电、机械、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等行业则继续萎缩。
部分化工企业称,由于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关税政策频繁变化,客户纷纷取消或减少订单,业务“形势艰难”。另一家公司表示,“最初的好奇已变成担忧”,订单在大多数部门都出现下降。
机械制造商抱怨称,“我们进口的产品在美国并不容易生产,因此重返本土制造的尝试并不成功。”
还有企业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损害了农产品出口,削弱了农民购买新设备的能力。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曾暂停进口美国大豆。上周,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中国已承诺在本季至明年1月期间购买1200万吨大豆,低于上一季的2250万吨。
美国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将于周三就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合法性展开听证。特朗普为关税辩护称,这是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必要措施。
ISM数据显示,10月新订单分项指数虽升至49.4,但仍处低迷区间,过去9个月中有8个月出现收缩。ISM制造业调查委员会主席苏珊·斯彭斯(Susan Spence)表示:“每出现一条关于新订单的积极评论,就有约1.7条表达对短期需求担忧的评论,主要由关税成本和不确定性所驱动。”
由于政府关门持续,美国经济数据发布受阻。此前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经济仍受消费者支出和人工智能投资带动而保持稳健,但食品援助中断可能削弱消费能力。目前消费主要由高收入家庭支撑,他们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受益者。
订单积压与出口订单依然疲弱。生产在9月短暂回升后再度放缓。关税扰乱了供应链,使工厂交付时间延长。供应商交货指数从9月的52.6升至54.2,超过50意味着交付速度变慢。
运输设备制造商称,“美国的贸易政策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管制、海运限制)再次给供应链带来巨大压力。”
工厂投入成本依然高企,但上涨速度有所放缓。投入价格指数从61.9降至58.0,显示关税对通胀的推动作用可能是一次性的。
制造业就业持续疲软,企业通过裁员或空缺不补来控制人力成本。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普基(Christopher Rupkey)指出:“尽管已有多国承诺在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建厂,但这些项目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投产。工人们还得再等等,因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好工作岗位。”
(编译:C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