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10-20 23:31
▲10月20日,国际调解院开业仪式在香港举行。30余个国际调解院公约缔约国和签署国以及香港特区各界近200名代表出席仪式。图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右五)、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左五)、国际调解院秘书长郑若骅(右四)等嘉宾合影。 中新社
【侨报讯】位于香港的国际调解院总部10月20日举行开业仪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出席并致辞,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前司长郑若骅获国际调解院理事会任命为首任秘书长,30余个国际调解院公约缔约国和签署国以及香港特区各界近200名代表出席仪式。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香港文汇报报道,10月20日,国际调解院开业仪式在香港举行。30余个国际调解院公约缔约国和签署国以及香港特区各界近200名代表出席仪式。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致辞时表示,短短5个月内,国际调解院实现了公约签署、生效和开业运营,速度之快在国际组织建设史上十分罕见,充分表明国际调解院顺应时代潮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国际调解院理念与全球治理倡议高度契合,奉行和解合作和谐,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务实导向,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法治正能量,也将助力香港打造“调解之都”。欢迎更多国家积极加入,充分利用国际调解院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新贡献。
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位于香港湾仔,由二级历史建筑旧湾仔警署改建而成,是一座四层高的U型建筑,建筑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据悉,大楼装修工程历时14个月完成,保留了原有主要建筑特色,包括木窗、木门、带旗杆的矩形山墙等,与现代设计和谐融合,整体感觉和平而庄严。室内设计应用现代建筑风格及物料,重新诠释中国瓷器刚柔并济的概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谈到这个转变,认为体现了调解的精髓——平衡和谐地融合各种元素,创造一个理想的和平解决争议的环境。他感谢国家支持和各签署国对香港的信心。在全球风云变化的当下,国际调解为解决争议、维护联系和鼓励合作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香港全力支持以调解解决争端。
特区政府今年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会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的工作,积极举办国际会议、专业培训、实习计划等,争取香港青年和法律人才参与和服务国际调解院的工作,李家超相信有关措施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法律枢纽和调解之都的地位,呼应香港特区在“十四五”规划下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重要举措。
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刚果(布)、基里巴斯、巴基斯坦、肯尼亚、多米尼克等缔约国代表致辞,高度评价国际调解院的重要意义,期待以此为平台,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当天,郑若骅获国际调解院理事会任命担任首任秘书长,并主持开业仪式。根据公约规定,秘书长是国际调解院的法定代表和首席官员。郑若骅是香港资深大律师和国际仲裁专家,2018年至2022年担任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
国际调解院是全球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议的政府间机构,也是首个设在香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今年5月30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公约在8月29日生效,目前共有37个签署国,其中8国已批准公约。
国际调解院将与现有国际诉讼或仲裁机构相互补充,为各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平台,可处理三类争议:国家间、国家与他国投资者间,以及国际商事争议,亦基于自愿原则,接受非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