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三表示,尽管全球经济经历了多重冲击,但其韧性超出预期。她预测,今年及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仅略有放缓。

根据路透社报道,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虽出现放缓迹象,但成功避免了六个月前专家普遍担忧的衰退。她在华盛顿智库米尔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的一场活动上表示,美国及多国经济之所以表现坚挺,得益于更合理的政策、更具适应力的私营部门、未如预期严重的进口关税,以及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

“我们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和明年仅略微放缓。总体而言,世界经济经受住了多重冲击带来的压力。”格奥尔基耶娃在IMF即将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预览中说道。

IMF在7月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上调至3.0%,2026年上调至3.1%。最新预测将于下周二在IMF与世界银行年会上公布。此次会议举行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以高关税和移民限制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正改变技术与劳动力前景。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全球经济目前“好于预期,但低于所需”。IMF中期预测全球增长率约为3%,明显低于新冠疫情前的3.7%。她同时提到,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被边缘化、不满与困境的深层因素,经济风险依然复杂。

她警告称,不确定性处于异常高位并持续攀升,黄金——传统避险资产——的需求正急剧上升,目前货币黄金持有量已超过全球官方储备的20%。受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及市场预期美联储本月降息推动,金价周二创下新高。

尽管美国关税冲击低于4月初宣布时的水平,目前加权平均关税约为17.5%(4月为23%),多数国家也未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但格奥尔基耶娃警告称,美国关税水平仍在变化。若企业开始转嫁关税成本或商品流向转变引发第二轮加征,通胀或再度上升。

她还指出,全球金融市场估值正接近25年前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点。若市场情绪突然逆转,如2000年3月网络泡沫崩盘,将可能拖累全球增长,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打击更大。

“系好安全带,”格奥尔基耶娃提醒说,“不确定性已成为新常态,并将长期存在。”

格奥尔基耶娃敦促各国通过提高私营部门生产率、整合财政支出、削减债务以及减少国际收支失衡来实现可持续增长,从而为未来危机重建财政缓冲。

“我们看到,这些失衡可能引发保护主义反弹,并通过资本流动导致金融稳定风险。”她表示,“IMF正在努力改进外部部门评估,并将继续敦促关键经济体调整政策。”

她指出,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超过全球GDP的100%。

格奥尔基耶娃强调,竞争力、市场友好的产权制度、法治、稳健的金融监管与问责性机构是增长关键。

她提到,在亚洲,各国应深化贸易并推动服务业改革,通过降低非关税壁垒和加强区域一体化,长期可使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升约1.8%。在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改善营商环境可使中位国家的人均实际GDP提高逾10%。欧洲则应继续推进单一市场建设,以缩小与美国私营部门活力的差距。

她还表示,美国应采取“持续行动”降低联邦债务;其债务与GDP比率正接近二战以来最高水平。美国还应通过改善退休储蓄政策,鼓励家庭储蓄。

至于中国,格奥尔基耶娃建议,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清理房地产市场,同时削减对产业政策项目的过度投资。

(编译: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