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管黎明9月2日纽约报道】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由联合国全球传播部和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制作的中英双语纪录片《Post-80s in the UN —— 联合国80后》,于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全球首映仪式。作为联合国8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纪录片以大量实地拍摄的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青年一带维和及人道主义救援等各领域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艰苦地区工作与生活的真实面貌。

联合国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Felipe Paullier、联合国全球传播部代理负责人Ian Phillips等联合国高级官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大使以及各国常驻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数百人出席了首映式。参与影片制作的联合国电台中文部负责人李茂奇主持了仪式。

耿爽表示,“当今世界动荡变革加剧,多边主义遭遇逆风,联合国自身也在危机与改革中前行。中国始终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领域工作,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今天,在现场也有不少中国籍的联合国员工。你们的身影,正是中国广泛参与全球事务、真诚支持联合国事业的生动体现。我希望,也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加入联合国,展示他们的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为推动联合国事业迈上新台阶贡献他们的力量。”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Ian Phillips在首映式上表示,“对于一个拥有80年历史的机构来说,联合国需要展示下一代的活力和承诺。尽管存在地缘政治分歧和日益严峻的挑战,许多年轻人仍然选择加入联合国。而随着联合国迈向成立100周年,80后这一代将成为其支柱,并帮助决定联合国是否能够继续为‘我们人民’提供服务。”

据悉,为拍摄此次的纪录片,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摄制组耗时近一年,跨越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地,深入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和平行动部等机构的前沿阵地,力图真实呈现联合国多边协调机制最鲜活的实践图景。

在加沙,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官莎拉,每天都目睹着死亡、伤残、系统性破坏,以及饥荒与疫病的蔓延;在最艰难的环境下,苦苦支撑着人道主义援助。在肯尼亚,联合国难民署高级采购官罗比娜忙碌在非洲之角和大湖地区,应对一地区11个国家的紧急状况,为流离失所的难民和无国籍者提供帮助。在基里巴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项目分析师王婉伊,在离家七千公里外的北太平洋上,为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和帕劳等国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在斯里兰卡,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宋四季,在全球两大非法毒品生产地之一的“金新月”地区,应对海上毒品走私问题。因为在水域共享的地区,跨国犯罪无法以“一国之力”解决,唯有依靠联合国的多边协调机制。

摄制组还回顾了联合国和平行动部高级警务联络官文龙,在东帝汶和利比里亚等地参与维和任务,见证联合国建设和平、维护和平,最后达到社会稳定的成功案例。

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也遭遇了通行受限、封锁、延误等不得不中断拍摄的各种状况,这不仅折射出联合国工作触角之广,更凸显了这一多边机构在最艰难条件下,为人类和平发展默默贡献、于绝望中创造希望的愿景。

纪录片将于9月22日联合国80周年官方纪念活动当天,通过联合国官方平台播出,预计覆盖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

耿爽和Ian Phillips等嘉宾出席纪录片首映式。 (管黎明摄)

制作方代表与部分嘉宾合影。(SMG)

首映式现场。(S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