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10月18日进行改选。台湾东海大学教授潘兆民表示,本次改选可能“杀到刀刀见骨”,新任党主席要能做到五件事,除了具备蓝白整合能力外,还要有能力稳定两岸关系的平衡互动。

潘兆民表示,这次“大罢免”对于国民党是一次化危机为转机的政治考验,提升了国民党不少的正面评价。民意的上下来往间,似乎已形塑出国民党重返执政的政治良机。依照当下政治气氛,即将上场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应该是抢破头的政治厮杀,更可能“杀到刀刀见骨”。

不过,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坚持交棒,而热门人选台中市长卢秀燕无参选意愿,多位蓝营大咖则表态有意角逐。

对此,潘兆民说,在国民党真正适合人选仍未明朗化前,仅是“诸侯政治”的氛围。国民党内部对主席人选,始终存有与未来大选候选人一致的“当仁不让”,或应承担重返执政的“造王者”重责之争。对此争议,似乎大部分的国民党支持者皆认为,国民党具有实力的人物应看清大局,共推一位最能领导国民党赢得选举的“造王者”,才是正解。

潘兆民认为,新任党主席要能做到五件事。第一要能放下私人利益,以大局为重,深知自己扮演“造王者”或“造后者”的角色;第二要不计个人得失,全力以赴;第三要有能力挡掉民进党等“牛鬼蛇神”甚至是党内人士等铺天盖地的攻击;第四是具备蓝白整合能力,因下届国民党主席即刻面临2026县市长选举“蓝白合”的棘手问题。尤为重要的莫过于第五项能力,即要有能力稳定两岸关系的平衡互动。因为每次选举,“抗中保台”、“扣红帽”的抺红算计一直是执政党的“神主牌”。

潘兆民亦提醒,国民党早已不复当年,面对财务困顿及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要“安内攘外”重夺执政权,再加上与民众党间复杂的合纵连横,稍有不慎,极易重演国民党内部权斗的闹剧,遭致外界不良观感的重大危机。而且当下台湾政治气候,年轻人的支持与否,已然成为胜选关键。因此,他认为,参选党主席除具备上述五项要件外,极需形象清新又无派系色彩,又能争取年轻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