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8月18日(周一),中国A股继续大涨,上证指数续创阶段新高。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综合中国证券时报、第一财经、财联社、新浪财经、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8月18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一片涨声中创出纪录——A股市值总和(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下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

截至周一收盘,上证综指涨0.85%,报3728.03点;科创50指数涨2.14%,报1124.82点;深证成指涨1.73%,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2.84%,报2606.2点。

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沪深多个指数在周一盘中创出阶段新高。其中,上证指数突破2021年2月18日盘中创下的3731.69点高点,创出自2015年8月20日之后的近10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创出最近两年新高;北证50指数盘中突破1500点,创出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创造历史新高。​年内新增14.5万亿元。

两市全天成交276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195亿元,为历史第三高,凸显资金积极入场的热情。​

当天,农业银行以2.2万亿元的A股市值规模位居排行榜首位,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股紧随其后。板块方面,电子板块年内新增规模超2.5万亿元,在所有板块中“断崖式领先”。

今年以来A股开户数快速增长。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7月,A股新开户数合计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4%;前7个月A股新开户数合计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表示,与2007年、2015年的牛市顶点相比,本轮突破呈现出“机构化、成长化、低估值”三大鲜明差异。“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是结构性慢牛行情,与以往有所不同,不能说是复制,而是走出一条新道路。”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在于海外资本回流、居民资金和机构资金共振。伴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温和修复,市场或将逐步走向“慢牛”格局,中国资产价值在国际上将得到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