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周日(8月17日),数千名抗议者走上街头,要求达成协议以释放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质。他们发起了一场为期一天的全国性罢工,封锁道路、关闭商铺,试图让全国陷入停摆。以色列警方动用高压水炮驱散人群并逮捕了数十人。

据美联社报道,代表人质家属的组织策划了此次抗议,反映出以色列国内对新一轮军事攻势的强烈不满。此次攻势计划针对加沙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许多人担心这会使剩余的人质进一步陷入危险。当前仍有50名人质被扣押,其中大约20人被认为还活着。

8月17日星期日,在耶路撒冷,警察驱散堵塞道路的抗议者,抗议者要求立即释放被哈马斯劫持的人质,并要求以色列政府撤销其接管加沙城和加沙地带其他地区的决定。(图源:美联社/Mahmoud Illean)

在这场已持续22个月的战争中,抗议者高喊:“我们不能在牺牲人质的尸体上赢得战争。”这是迄今最大、最激烈的抗议之一。甚至一些以色列前军方和情报部门高层也呼吁通过达成协议来结束战斗。

抗议者聚集在几十个地点,包括政客住宅、军方总部和主要公路。他们封堵车道、点燃篝火。一些餐馆和剧院也关闭以示声援。警方称逮捕了38人。

曾经作为人质的阿贝尔·耶胡德(Arbel Yehoud)在特拉维夫的一场示威中说:“唯一能把他们带回来的办法就是通过一次性达成的协议,不要再玩任何花招。”她的男友阿列尔·库尼奥(Ariel Cunio)至今仍被哈马斯扣押。

一名抗议者举着一张加沙一名极度消瘦的巴勒斯坦儿童的照片。这类图像曾很少出现在以色列示威中,但如今随着加沙平民困境的恶化,此类画面越来越多。据统计,已有超过250人死于营养不良。

冲突结束似乎遥遥无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包括执政联盟内部潜在的“兵变”。

内塔尼亚胡说:“那些如今要求在未击败哈马斯的情况下结束战争的人,不仅会让哈马斯的立场更强硬、推迟人质获释,还会确保‘10月7日惨剧’重演。”他指的是2023年哈马斯发动的袭击,造成约1200人死亡,并引发了这场战争。

今年早些时候,以色列上一次同意通过停火换取人质释放时,内阁中极右翼成员曾警告要推翻他的政府。

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Bezalel Smotrich)周日称这些抗议是“一场恶劣而有害的运动,只会帮哈马斯的忙,把人质埋葬在地道里,逼迫以色列向敌人投降,从而危及我们的安全与未来。”

这场新的攻势可能需要数千名预备役人员参战,这是许多以色列人的另一担忧。

加沙的医院和目击者称,以色列军队周日打死至少17名寻求援助的民众,其中9人死于摩拉格走廊附近等待联合国救援卡车时。

哈姆扎·阿斯富尔(Hamza Asfour)说,他当时在走廊北侧等待车队时,以色列狙击手开火,先是驱散人群,随后坦克在数百米外开火。他看到两人中弹。

“要么冒这个风险,要么看着家人饿死。”他说。

负责运营以色列支持、美国资助的救援分发点的“加沙人道基金会”表示,其分发点周边并无枪击事件。这些分发点自5月设立以来已成为主要救援来源,但都设在军方控制区。

以色列军方尚未就此回应。

据加沙卫生部(由哈马斯政府管理、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统计,以色列的空袭与地面战争已迫使大部分加沙居民流离失所,并造成超过61,900人死亡,其中约一半为妇女和儿童。以色列对这些数字提出质疑,但未公布自己的数据。

卫生部称,周日又有7人死于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原因,其中包括两名儿童。联合国及独立专家仍认为该部门的数据是目前最可靠的。

联合国警告称,加沙的饥荒和营养不良程度已达到战争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自今年3月以色列结束停火并实施全面封锁以来,大部分援助被阻止进入。虽然部分救援已恢复,但援助机构表示规模远不足以满足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以军何时会在加沙城、穆瓦西及所谓的“中部营地”发动新一轮攻势。

负责协调加沙人道援助的以色列军事机构(COGAT)本周末表示,将强制撤离战区平民至加沙南部“以保护他们”。但所谓的“安全区”在战争中也曾遭到轰炸。

已疲惫不堪的巴勒斯坦人表示他们不会离开,因为“加沙没有安全的地方”。

“根本不存在任何人道主义区。”拉格达·阿布·达赫尔(Raghda Abu Dhaher)说。她称自己在战争中已被迫流离失所10次,目前栖身于加沙城西部的一所学校。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Mohamed Ahmed)也坚称不会南迁:“这里有轰炸,那边也有轰炸。”

周日,以色列空袭了也门首都,升级了对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的打击。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不断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并袭击红海上的船只。

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称,空袭击中了萨那南部萨汉区的一座发电厂,引发火灾并导致其停运。以色列军方称,此次空袭是对针对以色列的导弹与无人机袭击的回应。

以军表示,尽管部分导弹突破了防御系统——尤其是在6月与伊朗的12天战争期间——但绝大多数来自也门的导弹都已被拦截。军方稍后称又拦截了一枚。

(编译:C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