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因战争和外交僵局而实力受损,伊朗的宗教精英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无视外界压力,继续核活动以冒更大风险,可能遭到以色列和美国进一步打击,还是妥协以避免领导层分裂。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伊斯兰共和国的统治集团更关注眼前生存,而非长期政治战略。

6月,一场以色列空袭为开端的12天战争在脆弱停火下结束,美国随后打击了伊朗三处核设施。双方虽各自宣称胜利,但战争暴露了伊朗的军事弱点,也冲击了其作为中东主要力量及以色列宿敌的威慑形象。

三名伊朗内部人士告诉路透社,政治高层如今认为,与美国就长期核争议进行谈判,是避免进一步升级和生存危机的唯一途径。对伊朗核设施及军事目标的空袭,包括击毙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和核科学家,让德黑兰震惊——恰逢原定与华盛顿的第六轮谈判前一天。

德黑兰指责华盛顿“背叛外交”,一些强硬派议员和军事指挥官则指责主张与美国外交的官员,称对话是“战略陷阱”,分散了武装力量的注意力。然而,一名政治内部人士表示,高层现在倾向于谈判,“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军事对抗的代价”。

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周日表示,恢复与美国的谈判“并不意味着我们打算投降”,针对战争后反对进一步核外交的强硬派,他补充道:“你们不想谈判?那你们想做什么……是想回到战争吗?”他的言论遭到包括革命卫队指挥官阿齐兹·加赞法里(Aziz Ghazanfari)在内的强硬派批评,后者警告外交需要谨慎,轻率言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最终,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拥有最终决定权。内部人士称,他和宗教权力结构已就恢复核谈判达成共识,认为这是伊斯兰共和国生存的关键。伊朗外交部表示,目前尚未就恢复核谈判作出决定。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警告,如果伊朗恢复铀浓缩,将再次打击伊朗。上周,特朗普警告称,如果伊朗在6月关键设施被打击后仍恢复浓缩,“我们会回来的”。德黑兰则誓言进行强力报复。

尽管如此,德黑兰担心未来打击可能削弱政治和军事协调,因此已成立防御委员会,以确保即便86岁的哈梅内伊必须转移至隐蔽地点,也能维持指挥连续性。

华盛顿中东研究所伊朗项目主任亚历克斯·瓦坦卡(Alex Vatanka)表示,如果伊朗在未获得外交或安全保障情况下快速重建核能力,“美以打击不仅可能,而且几乎不可避免”。他指出,“重新进入谈判可为德黑兰赢得宝贵缓冲和经济救济,但若美国未迅速回应,可能引发强硬派反弹,加深精英分裂,并招致新的投降指责。”

德黑兰坚持其和平核能计划中铀浓缩的权利,而特朗普政府则要求全面停止,这成为外交僵局的核心。若德黑兰拒绝重返谈判或无法达成可验证的核限制协议,三欧洲国家推动的联合国“快速重启”(snapback)制裁可能再次成为威胁。

德黑兰曾威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但内部人士称,这只是施压手段,而非现实计划——退出条约将表明伊朗竞逐核武,引发美以干预。

普通伊朗民众对战争和国际孤立的疲惫感深重,同时伴随对治理失效的失望。石油经济受制裁和国家管理不善,压力日益加剧。全国范围的每日停电迫使企业缩减运营,水库水位降至历史低点,政府警告可能出现“国家水危机”。

即便如此,多数伊朗人并不希望再发生战争,但对政权治理能力的信任正在下降。安全部门加强监控,加大对亲民主活动人士的压力,加快处决并打击疑似以色列间谍网络,进一步加剧民众对监控与镇压的担忧。

然而,被边缘化的温和派在国家媒体上重新出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公众焦虑,同时传递内部可控改革的信号——无需改变核心政策的“政权更迭”。
(编译: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