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5-22 23:24
▲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5月22日在香港举行。香港中通社
【侨报讯】投资有回报天经地义,但资本是否能耐心等周期呢?这或许是很多需要长线投入的深度创新企业一直以来融资的难解题。香港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投资管理公司(港投公司)5月22日主办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希望香港可作为耐心资本的试验场。
综合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报道,论坛汇聚全球约80家国际耐心资本机构、合共约400名嘉宾,他们来自全球15个国家,总资产管理规模逾20万亿美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指出,金融、贸易和创科将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纵然创科重要,传统投资者却往往不愿涉足创新的早期高风险阶段。为填补资金链中的这一缺口,特区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相信由港投公司可引导市场资本进入高潜力、新兴产业。
港投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致辞时表示,港投一直与不同耐心资本接触,并指他们最希望捕捉创科相关机遇。港投公司去年公布“三大赛道”,即硬科技、生命科技,和新能源与绿色科技,目前已投资项目逾100个。她其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已投的中有5至10间有意在香港申请上市,有部分更已递交上市申请。
陈家齐认为现时是“投资创科最好窗口”,随着内地积极发展创科,加上香港作为高端人才集聚地、国际金融及创科中心,所有要素加起来,对耐心资本“非常吸引”,因为很容易就能进入香港市场,以及透过香港这个平台和资本市场投资企业,她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
活动期间,港投公司宣布了多项具体成果,包括与戈壁创投合作成立“耐心资本专项基金”,通过杠杆包括主权基金在内的国际长期资本,结合在香港的跨大专院校协作,推动新一代的科技创新。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唐启波介绍了创科生态近10年的明显进展。他回顾10年前,香港的金融、银行等专业服务和房地产为经济支柱,结合零售等分项占了香港GDP约75%,科技行业仅占当时的不足2%。
“当时全港仅有约1500间初创企业,合计约4000人受雇,而这一数字已经较2010年大幅上升。对比现在,香港每年约有400家初创企业从大学走出,总共近5000家初创企业,超10年前的三倍。”
谈及香港的优势,唐启波分享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等自身优势,更说“粤港澳大湾区是真的不再只是一个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初创企业的一大优势,有些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并在内地设立办公室,除了更大的办公空间,深圳也可以更方便地发展人才、销售渠道和供应链。
戈壁创投董事总经理李冠乐表示,就耐心资本专项基金而言,他们已经公开宣布在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设立战略基金,以投资“深科技”(DeepTech)转化。他指出,香港在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希望可以支持更加多香港本地大学孵化新一波“深科技”的初创公司。
香港“内连外通”的优势正吸引着初创公司和资本,而从香港走向国际的企业也多不胜数。其中汇立银行集团始于香港,如今已在中国内地和印尼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汇立银行集团首席战略官林于慧分享,在香港开展业务有协同效应,香港的模式成功可以复制到其他市场,而这正是香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