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综合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8日公布,香港3月份商品整体出口货值4,555亿元(港币,下同),按年上升18.5%,胜过市场预期的12.4%,升幅则是14个月最大;进口货值5,009亿元,按年上升16.6%。3月份录得有形贸易逆差454亿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9.1%。今年首季计,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去年同期上升10.9%,而商品进口货值上升9.8%;录得有形贸易逆差807亿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6.4%。

经季节性调整的数字显示,2025年第一季与上一季比较,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上升12.7%。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上升9.9%。

美企避关税赶下单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秘书长李志峰表示,3月出口理想属预期之内,一方面是美国买家担心增加关税,因而提早入货,另一重要因素是内地促消费政策见效,吸引出口内地产品增幅理想。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表示,美国买家提早大量进口产品,足以应付未来数月需求,若7月份不能解决超高关税问题,美国将出现无货可售的困局,这解释为何美国政府急于与中国谈判。

业界看淡未来出口前景

谈及未来出口前景,李志峰及林宣武异口同声表示,预料未来数月香港出口将十分困难,因许多美国买家已要求港商暂停付运,这令厂家面对很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因为需要按时支付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原材料费用等,一些财力较弱的企业于未来日子将很艰难。“虽说美国买家提早入货,但在高关税下,未来数月香港出口前景都是悲观为主,个别月份或跌两至三成。”李志峰坦言,看淡出口前景。

香港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吴宏斌表示,第一季香港出口与关税影响有关,但预料4月份起,主力做美国生意的企业将进入冰河时期,也影响出口数字,因为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出口市场,厂商只好尽力节源,才能作战到底。至于鼓励开拓新市场方面,他坦言需要一段时间才见效,惟现时特区政府财赤,料支持力度有限。

大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及策略师温嘉炜表示,3月出口创14个月最大升幅,输往各地区出口表现不一,输往内地出口按年升幅略有放缓,惟仍达25%增长,若按出口货值金额计则增至逾三年高位。输往越南的出口增速亦有放缓,但货值金额均创纪录新高。输往美国的商品由跌转升,增长约11%;输往印度、泰国及荷兰的出口跌幅收窄。

他说,中美贸易关系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继续为香港外贸表现带来挑战,至于内地有望推出更多措施刺激内需,或有助带动内地需求,加上新兴亚洲地区经济表现强劲及供应链转移,可望抵销部分负面因素,惟是估计今年香港出口或出现停滞。

内地经济稳增支持贸易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3月出口货值按年急升18.5%。输往内地的出口强劲增长,输往其他主要亚洲市场的出口表现参差,但出口美国显著上升,输往欧盟的出口录得轻微升幅。展望未来,由于美国在4月初大幅加征入口关税,环球贸易摩擦急剧上升,这将对香港商品贸易表现构成挑战。然而,内地经济平稳增长,加上香港积极加强与不同市场的经贸联系,应有助支持贸易表现。特区政府一直从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援以应对外部挑战,并会继续密切监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