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格陵兰亲商派政党“民主党”(Demokraatit)在本次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这一结果可能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进一步开发该岛矿产资源铺平道路。

据路透社报道,民主党主张经济改革,支持扩大私营经济和矿业发展,并提倡逐步实现独立。

根据周三(3月12日)公布的最终选举结果,民主党在格陵兰议会(Inatsisartut)中席位从3席增至10席,成为最大政党,并将着手组建执政联盟。

与此同时,强硬独立派政党“纳勒拉克”(Naleraq)的议席也从4席增至8席,而现任执政联盟的席位几乎减半。

民主党党魁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Jens-Frederik Nielsen)在投票结束后向媒体表示:“人民希望改变。我们不会在明天就实现独立,而是要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

本次选举的核心议题是格陵兰的独立问题,这一话题因特朗普的反复强调而升温。他认为格陵兰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并坚称该岛最终将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格陵兰面积约是得克萨斯州(Texas)的三倍,人口仅57,000人,但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稀土矿,对电动车、高科技产业以及导弹系统至关重要。

尽管纳勒拉克党希望尽快独立,但格陵兰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land)副教授拉斯穆斯·利安德·尼尔森(Rasmus Leander Nielsen)分析称,民主党更可能与现任执政党“因纽特人民党”(Inuit Ataqatigiit)和“前进党”(Siumut)之一组建联合政府,以维持国家团结。

虽然民主党党魁尼尔森曾回绝特朗普“收购格陵兰”的提议,称其“威胁格陵兰的政治独立”,但该党在竞选文件中表示,愿意就商业合作问题与美国展开对话。

此次选举的结果让经济发展和矿业议题成为格陵兰政治的中心,这无疑有助于特朗普政府推动其对格陵兰矿产资源的兴趣。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政治学教授米克尔·维德比·拉斯穆森(Mikkel Vedby Rasmussen)分析称:“如果从白宫的角度来看,这是最理想的选举结果。”

格陵兰自1953年起正式成为丹麦的一部分,并于1979年获得部分自治权。目前,丹麦仍掌控该岛的外交、国防和货币政策,并每年提供近10亿美元财政补贴,占格陵兰预算的近一半。

虽然2009年公投赋予格陵兰未来完全独立的权利,但由于经济独立能力存疑,该岛至今尚未迈出完全独立的一步。

今年1月的一项民调显示,大多数格陵兰人支持独立,但在独立时间表上存在分歧。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选举结果公布后祝贺民主党胜选,并表示:“丹麦政府将等待格陵兰政治谈判的结果。”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勒克·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则表示,此次选举展现了格陵兰希望继续与哥本哈根合作的意愿,并强调:“在困难时期,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目前,美国政府尚未对选举结果作出回应。

过去,格陵兰的选举核心议题多集中在渔业财政分配上,因为丹麦的财政补贴占其政府预算近一半,而渔业又占该岛95%的出口。

民主党主张推进经济改革,希望通过刺激私营经济、降低行政壁垒、促进矿业发展,逐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民主党曾在2021年投票反对格陵兰对铀矿开采的禁令,该禁令导致全球最大稀土矿床之一的库瓦内菲尔德(Kvanefjeld)矿区项目搁浅。

目前,格陵兰的公共部门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持有大量国有企业股份。民主党希望通过增加私营部门参与度,促进市场自由化,吸引外国投资。

在周二的选举中,执政党“因纽特人民党”失去了4个议席(从11席降至7席),前进党从10席降至4席,而民主党与纳勒拉克党成为最大赢家。

本次选举的投票率为70.9%,较上届选举提高5个百分点。

此次选举结果表明,格陵兰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和独立议题正在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无论最终哪几个政党组建联合政府,未来的矿业政策、对外合作以及与丹麦的关系,都将成为格陵兰政坛的关键议题。

(编译:C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