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跨海通道于12月11日15时通车试运营。香港文汇报

【侨报讯】综合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再添“超级工程”!广东交通集团12月10日公布,中国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今日(11日)15时通车试运营,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作为港珠澳大桥西延线,该通道将使香港到粤西车程缩短半小时以上;而该通道创新七大技术,被誉为“最美绿色跨海通道”。

暂实行免费通行

在通车试运营初期,黄茅海跨海通道暂时实行免费通行。而广东省发改委10日也透露,将于30日召开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听证会,拟定私家车(座位数在7座及以下)每车次33元(人民币,下同)、34元等两个方案收费标准。

据悉,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批覆概算近130亿元人民币,起于珠海市平沙镇,终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长度约14公里,双向六车道。设置高栏港大桥(主跨700米双塔单跨)、黄茅海大桥(2×720米三塔双跨斜拉桥)2座主桥,其中黄茅海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创新七大技术 最美跨海通道

建设期间,黄茅海跨海通道创新了七大技术,包括首创了双曲面独柱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新结构;首创了海中超大跨多塔斜拉桥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减震耗能装置;发明了分体式钢箱梁颤振涡振气动控制措施;构建了双曲面异形索塔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体系;研发了全离岸海洋环境下TY型墩及大跨度钢箱梁施工技术;改进了超宽分体钢箱梁施工线形控制方法;攻克了基于单北斗的跨海精密控制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亦让黄茅海跨海通道跻身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被誉为“最美绿色跨海通道”,为世界提供技术借鉴与示范。

黄茅海跨海通道“量身打造”了5座纤腰渐变型结构主塔,最大塔高263米、最大直径20米、最小直径9米,5座塔身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行驶黄茅海跨海通道沿线,可以观赏到“海上小蛮腰”“五塔和谐音阶”“白鹭共舞”等建筑景观、自然美景。

完善湾区“一小时交通经济圈”

广东交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加速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接鹤港高速,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该项目通车后,珠海至江门的陆路通行时间将从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促使从香港到粤西地区的车程将较以往缩短半小时以上。该通道项目不仅有效缓解珠江西岸的交通压力,还将完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经济圈”,进一步密切广东和港澳联系,实现珠江口、黄茅海等出海口的东西向联通,能够更好带动大湾区与粤西地区的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