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白热化,在近日举行的电视辩论会上,6位参选人首度同台交锋,两岸路线成为各方辩论焦点。受访专家表示,各位参选人都提及“九二共识”,但两岸路线阐述较模糊且保守,新任党主席应尝试寻找破解和遏制绿营“抗中抹红”牌之法。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投票,在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坚持交棒、“政治明星”台中市长卢秀燕婉拒参选的情况下,此次国民党主席参选者多达6人,为2017年选举后参选者最多的一次。

较往次选举有所不同,此次参选的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前“立委”郑丽文、“立委”罗智强、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以及海基会前顾问蔡志弘,都不是蓝营传统意义上的“大咖”,资历最深的郝龙斌在国民党内部也不具备强势威望。
多家民调显示,郝龙斌、郑丽文与罗智强支持度较高,其中郝龙斌、郑丽文具有一定领先优势。

岛内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钮则勋表示,三人各有特色,郝龙斌曾任台北市长“辈分”较高,郑丽文网络支持度高且批评绿营战力强,罗智强是参选人中唯一有公职者,又在社交媒体拥有百万粉丝。

上届选举中的“黑马”张亚中继续坚守其政见,钮则勋认为,张亚中特别强调理念与期许,但如何让理念落实、令蓝营地方政治人物接受,张亚中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民调上也落于下风。

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选情激烈,早前已举办两场电视辩论会都有参选人缺席,10月2日晚的辩论会则首次有6位参选人齐聚,时长更长也更具硝烟味。

在备受关注的两岸路线上,各位参选人都高举“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旗帜,具体论述则有所不同。郝龙斌抛出“中美等距友好”,郑丽文主张两岸“强强联手”,罗智强提出找回两岸政策自信,张亚中则呼吁两岸先“和”再“合”,共创美好未来。

钮则勋分析指,国民党内对“九二共识”有认知与支持,也自然是各位参选人的“最大公约数”,两岸和解、互动也是共同的主张,但是针对如何启动对话、维护和平,乃至于两岸未来走向,除张亚中外都没有给出清晰的策略与做法。

钮则勋进一步指出,尽管张亚中提出启动“国共对话”、签署和平备忘录等举措,以及两岸统合的路径,但由于目前国民党在野,执政的民进党掌握台湾社会氛围,面对绿营“抗中抹红”的操作,张亚中尚未给出有效解方。

“两岸议题敏感,国民党现在都不敢做很明确的表态”,钮则勋认为,未来新任党主席就职后,应该举办两岸理念路线辩论,寻找党内最大共识,并与台湾社会的整体氛围做结合,寻找破解“抗中抹红”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