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9-22 23:25
▲9月22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逼近香港,在香港的低洼地区鲤鱼门一带,特区政府消防、工程人员协助居民及商户设置挡板、沙包等,并部署排水机器人,防范水浸。图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右二)巡视鲤鱼门的防风防水浸工作。 中新社
▲9月22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迫近香港,不少市民到北角街市选购食物储备食品。香港中通社
【侨报讯】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2日进一步趋向香港附近海域,香港天文台当天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热带气旋警告,香港全城严阵以待,防范“桦加沙”可能带来的灾害。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香港中通社报道,超强台风“桦加沙”将于未来两天逼近并影响香港,其破坏力预估与以往因造成巨大灾损而被除名的台风“天鸽”“山竹”相若。香港天文台22日召开记者会公布,预告23日下午14时20分改发8号风球。香港各界严阵以待。
据香港天文台,“桦加沙”在22日横过吕宋海峡并进入南海北部。随着“桦加沙”靠近广东沿岸,香港风势将逐渐增强,香港天文台在当日21时4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并预告在23日14时20分改发“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香港天文台表示,由于受显著风暴潮影响,“桦加沙”袭港期间,香港沿岸水位可能与2017年台风“天鸽”及2018年台风“山竹”袭港时相若。24日上午,香港沿岸增水约2米,最高水位普遍可达海图基准面以上3.5米至4米,吐露港水位更可能高达海图基准面以上4米至5米。
台风预警发出后,香港市民积极做好防风准备。不少市民前往超市、便利店采购饮用水、方便面、面包等物资,部分生鲜食材和即食食品货架前出现短暂排队现象。
面对台风威胁,香港特区政府全面部署应对工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已特别指示特区政府保安局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提前做好统筹与应变安排。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绝不能低估此次超强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伤害,政府渠务署紧急应变部队已增至200队,务求加快复原速度。他强调,底线思维要强、安全系数要高、加强应对能力及资讯发放的速度,已通知政府不同部门,政府动员计划将会启动,并团结社会力量,全力戒备。当发生超出预估的情况时,要将影响降到最低,将复原的时间尽量缩短,让社会尽快回复正常生活。
李家超22日上午前往特区政府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视察,听取工作人员汇报各方面部署情况,并与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举行会议,深入研讨各部门的应对举措。
当天下午,陈国基率特区政府多位局长前往鲤鱼门等低洼地区,督导落实防风防水浸措施。他在会见记者时呼吁所有市民在“桦加沙”袭港期间留在安全地方。他强调,如有市民不听从警务人员的指示,外出“追风逐浪”,警务人员会严厉执法。因为他们这样做,不但危害自身安全,亦危及执法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若市民住处遭遇水浸等危险情况,可前往临时庇护中心暂避。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也全面启动应变机制。该局局长陈美宝介绍,辖下路政署已预先调配人手与器械,确保能快速处置路面突发状况;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将24小时持续运作,监测香港各区交通及运输动态,还提前制定了台风袭港前后的服务调整预案,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针对台风可能引发的水浸风险,特区政府渠务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已为大澳、鲤鱼门等低洼地区的市民提供防水沙包,沙包派发量比一般情况多出超过一倍。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目前,渠务署已配备9部强力排水机器人,其中6部为“龙吸水”排水机器人。署方早前额外订购的4部“龙吸水”,预计最迟23日早晨抵达香港,并即时投入使用。
当天,香港机场管理局(简称“机管局”)联同多家航空公司召开记者会。机管局机场服务总监杨达荣表示,“桦加沙”袭港期间,香港国际机场不会关闭,将继续提供服务,但航班起降预计会大幅减少。机管局已安排超过1000名员工留守机场,增设临时休息区并提供基本物资,全力保障滞留旅客的需求。
多家航空公司也公布了应变措施。国泰航空预计取消超过500班航班;香港航空将于9月23日18时至25日6时暂停航班起降;香港快运则预计取消100多班航班。
另一边,澳门亦全面部署应对台风“桦加沙”。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22日在民防行动中心召开特别会议,部署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工作,并指示特区政府要全面动员,联同民间力量,同心协力预防及抵御“桦加沙”,全力保障市民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