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纽约讯】初选过去,纽约华社有失有得,有喜有忧。在继续呼吁华人出来投票之外,社区人士也提醒家长们加强亲子交流,尊重支持不同候选人的同胞,华人互骂内耗不可取。

【重视与华人下一代沟通】

积极参与华人社区政治的罗维宗(Jerry Lo)指出,这次初选背后有两点因素,一是年轻选民极大动员,二是遭遇高温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守派基本盘投票。

经济不佳,找工作难,租金高企,年轻人觉得自己被遗忘,反感老派政客说教,自然全力求变。而华人社区在竞选阶段,可能过于局限在微信群里面争吵,是否真正的做到帮忙拉人投票也很成问题。

罗维宗呼吁,初选提醒了华人家长们要怎样去跟年轻的一代好好沟通。主流教育下,年轻人偏左实属正常,家长也要反思有没有认真跟小孩讨论价值观,否则代沟就会很严重。华人家长没能将真正的经验教给下一代,所以他们才走一次老路。

【可论战,但尊重】

社区人士臧东慧对胜利在望的皇后区30选区市议员参选人黄友兴(Phil Wong)表示祝贺。他称赞从2018年保卫SHSAT开始,很多问题都是黄为众人引路,从哈佛、天才班,到社区监狱,数不胜数,他当选绝对完全代表华人家长的利益。
“我选过,(朱)雅婷选过,都没选进去,这次Phil进去是华人家长非常大的胜利,”东慧说。

对于市长选举,他也指出:华人已经不是一个小群体了,不投同一个候选人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投票率上去,不管谁上台都会重视华人社区。“出现不同意见都可以论战,但要对对方有尊重,不要选民之间个人攻击,这是民主不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