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针对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情况以及稀土问题,中国商务部发言人6月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合规申请。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2日表示,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讨论并达成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以及日内瓦会谈共识框架,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何亚东指出,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保持沟通对话,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关于稀土问题,何亚东说,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营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另外,6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本次会议是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下举行,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林剑表示,中方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达成了共识,双方都应遵守。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通过沟通对话,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表示,历史经验一再说明:中美经贸合作只有坚持“平等、互利”才能行得长远。像2007年时任美国财长保尔森推动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开放,或2013年时任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访华聚焦汇率市场化改革,都是务实路线下的成功样板。

王勇表示,从5月的日内瓦到6月的伦敦,中美用一次次面对面的谈判告诉世界,再复杂的问题也需要坐下来谈。只要两国愿意相向而行,14亿中国消费者和3亿美国消费者就有机会共享全球化的红利。他提到,接下来将是协议落实的关键窗口,也是中美能否真正走出猜忌、构建长期平衡的试金石。“贸易战没有赢家,而中方互利共赢的大门始终敞开,就看后续美方会付诸怎样的行动。”